惠州:城市公廁更“方便” 垃圾處理更“綠色”
火車站廣場智慧公廁干凈明亮、大云寺公廁成為碧道驛站、惠州市生態環境園(一期)日均處理原生生活垃圾1800噸、新建和改造垃圾轉運站17座……近年來,市市...[詳細]
惠州:環衛管理網格化促進城市長治久凈
2021年4月,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在惠城中心區職責管轄范圍內全面推行環衛網格化管理工作,將中心城區范圍內的1912萬平方米道路、58座公廁、41座垃圾中轉...[詳細]
火車站廣場智慧公廁干凈明亮、大云寺公廁成為碧道驛站、惠州市生態環境園(一期)日均處理原生生活垃圾1800噸、新建和改造垃圾轉運站17座……近年來,市市...[詳細]
2021年4月,市市容環境衛生事務中心在惠城中心區職責管轄范圍內全面推行環衛網格化管理工作,將中心城區范圍內的1912萬平方米道路、58座公廁、41座垃圾中轉...[詳細]
一輛出租車就是一張流動的“城市名片”,出租車駕駛員則是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中的“文明使者”,向人們傳遞著文明、溫暖的力量。近年來,惠州市扎實開展出租車(含巡游車和網約車)行業文明服務九大提升、出租車管理綜合整治等行動,進一步規范出租車行業經營行為,廣大出租車駕駛員人人爭當“文明使者”,不斷提升行業...[詳細]
文明建設,窗口先行。服務窗口聯系著千家萬戶,展示著城市文明形象,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主戰場之一。窗口雖小,方寸之地提供的服務水平,卻反映出窗口單位的作風、辦事效率,也反映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詳細]
清明祭掃、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4月1日,正值清明節前的周末,我市迎來祭掃“小高峰”,截至當天上午,市殯儀館和市長青墓園現場祭掃群眾超過1萬人次。記者在現場看到,廣大市民的祭掃方式已悄然發生變化,許多人選擇鮮花祭掃、網上祭掃等形式緬懷故親,綠色祭掃、文明祭掃已蔚然成風。 [詳細]
宣講新思想,撿跑護環境,非遺進校園……連日來,博羅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如火如荼,既傳播正能量,又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是惠州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常態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縮影。 [詳細]
站在惠州市區鱷湖路豐山公園門口路段,市民楊先生用手按下行人按鈕式過街紅綠燈一側綠色按鈕,不久,人行道方向綠燈亮起,主干道車輛依次停下,道路兩側行人安全順利地通過了馬路!艾F在有了這個‘智慧新交管’,不僅交通秩序好了很多,行人過馬路也更加安全方便了!睏钕壬c贊道。 [詳細]
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殘聯的具體指導下,惠州各級殘聯組織用心用情用力,筑牢殘疾人民生底線,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健全權益保障制度,全社會扶殘助殘氛圍更加濃厚,殘疾人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加顯著,文明城市溫暖底...[詳細]